在25日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年會”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發言后接受現場提問時表示,適當的產能過剩政府應該容忍,只有適度的過剩才能有企業的競爭,如果都是短缺的話,那企業就沒有動力。
苗圩:產能過剩如果說適當的過剩,這是政府應該容忍,甚至應該樂見其成的事情,因為中國經歷了幾十年的計劃經濟時期,計劃經濟時期的一個特征是產能短缺、商品短缺,所以很多供應要憑著計劃來進行。從1992年中國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新體制以后,我們逐漸的發現我們的商品豐富了,產能過剩了。所以,這本身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只有適度的過剩才能有企業的競爭,如果都是短缺的話,那企業就沒有動力,我們一汽生產的解放牌卡車,大概連續30年沒有大的改動,仍然能賣得出去,這就是我們計劃經濟的一個現象。當然,產能嚴重過剩這是我們值得警惕的一個問題,比如說我們的產能利用率低于75%或者是70%,這個就值得嚴重的警惕了,因為這樣會引發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甚至會引發系統性的風險,不同行業當然不同,當產能利用率低于某一個值的時候,這個我們就要值得警惕。
那么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可能還得從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在一些規模經濟效益比較明顯的產業,要大大地提高產業的集中度
第二,我們要鼓勵企業不斷地增加研發的投入,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這里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全球的手機包括中國的手機,都是產能過剩的。但是恰恰蘋果的手機在全球、在中國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很多人不睡覺晚上要排隊買最新款的蘋果手機。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產品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仍然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同樣是在過剩的行業當中如何有一些產品,有一些服務,能夠更加符合客戶的需求,這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第三,要下決心加大節能環保這些指標的約束作用,下決心淘汰一批落后的產能,工業和信息化部這幾年一直在致力于這方面的工作,我們通過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給先進的生產能力的發展騰出了市場的空間,也為節能環保作出了相應的貢獻,當然我們還在繼續做這個事情。
總而言之,產能過剩不完全是一個問題,有它積極的一面,當然產能嚴重過剩我們需要密切的關注,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