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场胜负彩最新对阵表|海于格松|第几届奥运会跳水被列为比赛项目|公牛vs国王|混乱家人

詳細信息綜合資訊新聞資訊

詳細信息

李克強15個答記者問:8個經濟關鍵詞

來源:南方都市報發布時間:2014-3-15

3月13日上午,李克強總理記者會聚焦了全球目光。15個問答中,經濟問題成為主要熱點。面對外界對中國經濟下行的擔憂,潛在的金融及政府債風險,財稅金融國企改革、影子銀行監管、房地產調控等問題,李克強總理都給出了明確答復。我們選取了記者會上的8個經濟關鍵詞進行解碼,透視2014年中國經濟。

GDP增長:下限必須保證充分就業

解讀:調控將重在放活市場而非政策刺激

李克強:去年在并沒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況下能夠實現經濟預期目標,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GDP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彈性的,高一點,低一點,是有容忍度的。至于接受的下限,那就是這個GDP必須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使居民收入有增長。

解讀:經濟學家、中央黨校校委委員趙長茂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速目標為7%。要確保2020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GDP增速的底線是7%。

“去年在出現了錢荒的情況下,中央并沒有放松貨幣,沒有一看到經濟下行就采取刺激措施,跟以往不一樣,比較好地貫徹了穩中求進的思路,穩不僅是穩政策,更多是心態穩。”趙長茂分析,“但也有一些穩增長的措施,比如改造棚戶區,基礎設施投入保持增長,取消和下放一些審批項目,以及營改增等,減少企業發展的障礙。”趙長茂表示,去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1%,全國注冊企業增長27.6%,GDP也超預期達到7.7%,而且結構也得到改善,消費對GDP貢獻率達到50%。

“上述做法預計今年會保持穩定持續。不會出臺大規模刺激措施,而是著重通過放權來放活市場放活企業,并會進一步加大力度,包括擴大營改增范圍,減輕企業負擔,以及放開民間投資等等。”趙長茂認為,今年實現7.5%的增速目標沒問題,而且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心不會因經濟困難多了就發生改變。

他分析,今年歐美經濟復蘇趨勢加強,出口不會比去年困難;同時,服務業比重超過46%,吸納就業的能力會進一步增強。新的困難在于高端餐飲業等受政策影響負增長,對產能過剩行業調控加重會降低經濟增速,此外,政績考核體系發生變化,使地方片面追求增速的沖動受到了抑制,由此,“估計今年增速不會低于7.5%,但也不會太高。”

此外,昨天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6%;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8%,均低于預期。對此,趙長茂認為,這很可能受春節因素影響,且不會決定全年趨勢,而且當一些指標出現了明顯下滑時,中央政府會有一些微刺激措施。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受益于來自發達經濟體的外需走強,今年7.5%的經濟增長目標可以實現,并樂觀預測可達到7.8%,而宏觀政策將保持平穩。

采寫:南都記者辛靈

房地產:不同城市分類、分城施策

解讀:增加供應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李克強:房地產問題是個大問題,它直接關系到居民住房問題。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這應該是政府奮斗的目標。我們需要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況,分類施策、分城施策。政府還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來解決好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問題。我們要繼續加大棚戶區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萬套以上。

解讀:“2014年房地產市場肯定向平穩方向發展,”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在近日舉行的觀點年度論壇上向南都記者表示,房地產經過前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以后,按照需求結構來說,由過去的普遍性的需求,或者嚴重的短缺,向部分需求在轉變。

中房研協廣州機構首席分析師梁永光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對于各類情況“分類調控”的政策,肯定是能看到利好的,這能防止“一刀切”帶來的誤傷等影響。而對于過快增長的地區,在沒有更好的行政手段來抑制房地產過快增長之前,限購也無疑是目前控制房價過快增長的最好手段。

另外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上,政府下定決心。李克強總理稱,今年要繼續加大棚戶區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萬套以上。寥寥數語提到的增大供應的政策導向,讓不少開發商倍感欣然。

保利地產董事會秘書黃海就告訴南都記者,增加供應肯定是符合發展趨勢的,分類施策,是市場穩健發展要求下更成熟的做法。“畢竟中國的市場是政策市場,目前行業還沒有真正實現市場化,還有一段路要走,”中房研協廣州市場首席分析師梁永光接受南都記者采訪就表示,華南開發商特別是經驗豐富的大開發商經歷了幾年的調控已經掌握了市場的發展規律,這時也會“分類施策”,在市場好的情況下加大推盤力度,盡量積聚大量的資金,在市場遇到困難的時候,選好機會進入。

“房地產目前在過去多年出現問題的原因是,雖然有調控政策,但都受制于經濟形勢而取消。增加供應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總理提到的長效機制,應該包括房地產稅立法、不動產登記等政策,“建立了長效機制并執行,將改變過去十年樓市依賴的暴利基礎。”

有房企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對調控政策并未存僥幸心理,政府依然會打擊投資,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

采寫:南都記者陳琳琳

政府債務:不能忽視風險

解讀:財稅改革疏導債務風險

李克強:去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們果斷決定全面審計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如實公布,表明風險整體可控,而且政府債務率還在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以下,有些債務還是投資性的,但我們不能忽視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正在加強規范,包括逐步納入預算管理,開正門堵偏門,規范融資平臺等。

解讀: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總理強調債務是可控的,但仍存在問題,要通過納入預算規范管理,加強相關監管,“開正門堵偏門”指的正是把不合規的部分“堵住”,倡導正規的中央發債。

牛犁表示,中央有可能下一步通過財稅改革解決政府債務問題。比如允許地方試點嘗試市政債。“地方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資金不足,財力風險小,評估好的,可以去發債。有人愿買就多發,發不出去的說明經營得不好,不能全由中央兜底。”此外,這些債務除了去年摸了下家底之后,都要透明化、公開化,納入預算監管內。牛犁稱,盡管總量可控,但過去幾年地方債增速超過20%,增長太快,如果不去規范引導,也會出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今年6大任務,其中有一項就是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毫無疑問,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據世界銀行資料表明,以1994年制定的分稅制度,中國地方政府要以40%的稅收收入來應對80%的財政支出。近年來地方開支快速增長,導致地方政府越發依賴變賣土地和通過金融投資工具獲得收入。

采寫:南都記者張曉華

影子銀行:監管已有時間表

解讀:預計相關文件將在二三季度密集出臺

李克強:對于“影子銀行”等金融風險,我們也正在加強監管,已經排出時間表,推進實施巴賽爾協議III規定的監管措施。

解讀:景林資產管理公司金融與宏觀策略分析師倪軍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李克強總理的講話表達了中央管理影子銀行的決心,有關影子銀行的各類監管文件有望在二三季度后密集出臺,屆時有可能對市場流動性造成較大影響。而興業銀行(8.96,0.09,1.01%)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對于影子銀行的監管首先要解決不落空的問題。

對于李克強總理提到的時間表問題,倪軍認為,去年國務院向相關部門及各省政府下發了名為《關于加強影子銀行業務若干問題的通知》被看成是基本法,而今年預計從二季度開始,包括對同業監管在內的對于影子銀行的監管文件有可能陸續出臺,此外,在銀行領域,影子銀行的監管將在央行聯席會議的牽頭下分工進行。

對于李克強總理談到“推進實施巴賽爾協議III規定的監管措施。”魯政委認為,巴賽爾協議III是在金融危機后出臺的管理辦法,而金融危機正式引發了市場對于影子銀行的思考,推進實施巴賽爾協議III也將加強對銀行內外業務的厘清,也是對影子銀行監管的主要措施之一。

倪軍認為,一旦中央對影子銀行開始介入監管,將降低杠桿,無疑將對流動性產生較大影響,他認為,在此行動下不排除銀行不良加速爆發,同時拖累經濟增速。

對于影子銀行的規模,魯政委對南都記者表示,由于統計口徑不一樣,目前市場對于影子銀行規模并沒有明確統計,而倪軍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則認為,按照上述標準應該納入監管的影子銀行規模或將達到9萬億-10萬億元。

魯政委也提到,當前對于影子銀行的治理,最關鍵的是要解決“不落空”的問題。包括對P2P等一些沒有監管主體的機構找到監管部門,此外,對于一些跨界的產品必須明確哪些是通道主體,哪些是風險承擔主體問題。

采寫:南都記者陳穎

國企改革:關鍵在于推進落實

解讀:國企利潤上繳比例今年會提高

李克強:以結構改革推進結構調整,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放寬市場準入,尤其是在服務業領域,像醫療、養老、金融等,讓市場增強競爭力。諸多的改革我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都說了,關鍵還在于推進落實。

解讀: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有關國企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最核心的提法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央企也提出這一方面的初步發展意見。但現在仍停留在企業先行先試的層面上,下一步具體如何進行,還有賴于全面改革領導小組層面最后通過的,有關混合所有制如何發展的指導意見,包括國企改革主要參與方———國資委提出的指導意見。

牛犁表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到金融、石油、電力、鐵路、公共資源和服務領域的改革。短期之內,總理再提醫療、養老,說明他對這些領域非常關注,而這正是我們目前的短板。“現在百姓衣食住行都滿足了,有更高要求。老齡化現象非常嚴重,養老床位短缺,所以這幾年加大開放步伐,無論民資還是外資,能提供服務的企業都被允許進入。”

在牛犁看來,國企深層次改革,包括國企利潤上繳比例,今年一定會提高。“因為到2020年上繳目標為30%,現在只有10%左右。”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改革,總理的決心非常大。“你會發現,對于所有的決定,無論在政府工作報告還是本次問答中,總理都講得非常清楚。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這些決定在2020年以前都要一件一件去落實。”

采寫:南都記者張曉華

金融產品違約:個別情況難以避免

解讀:剛性兌付已破,但不會有大面積違約事件

李克強:“至于一些金融產品違約情況,我也不愿意看到,但確實個別情況難以避免,我們必須加強監測,及時處置,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解讀:今年以來,從中誠信托違約危機,到上周的超日債違約打破剛兌,金融違約事件的出現令市場擔憂中國經濟將遭遇新一輪的信貸風險危機。

對此,中國銀行(2.49,0.04,1.63%)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看來,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銀行代售的理財產品、信托及債券類產品,目前信托、債券都已經出現了違約的情況。他認為,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過去存在剛性兌付的預期;另一方面,直接融資產品(債券)整體發行規模比較大,近年由于經濟下行,特別是周期性行業經營情況不理想,現金流出現問題,對到期的債務難以覆蓋,進而會出現違約的情況。

興業銀行首席金融家魯政委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增速回調,政策貨幣轉向中性的過程中,要完成產能過剩的消化問題,必然存在企業破產,金融違約在所難免,個別案件打破剛兌的事件依舊存在,但大面積違約的情況不會出現。

景林資產宏觀分析師倪軍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也認為,從近期銀行的態度看,對于信用風險確實較為警惕,而進入二季度之后,信托將迎來兌付高峰期,一旦銀行信用收緊,違約事件將會逐步暴露。不過,他認為,從李克強的表述看,大面積爆發違約事件情況不會出現。

溫彬則認為,下一階段,針對金融違約,政府首先要保證宏觀經濟的平穩增長,這是防止金融違約發生的一個根本途徑;其次,保持信貸和貨幣的合理水平,避免信用過度抽緊,導致這塊風險的提前暴露;最后,可以增加一些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來置換一些高成本的融資方式。

采寫:南都記者陳穎

土地出讓金:要全面審計

解讀:加快房地產市場化進程落實

李克強:“對于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一些領域,比如像土地出讓金收入、礦產權的轉讓等,我們要全面審計,要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讓權力尋租行為、讓腐敗現象無藏身之地。”

解讀:對于昨日發布會透露出來的這一信號,不少房企表示理應如此,也有不少人認為一貫的審查也是比較嚴格的。

對于土地出讓金審查制度,中海地產董事局副主席肖肖昨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還并不清楚有關方面會有怎樣的新政策,不過一直以來土地出讓也都有審查。

全國政協委員、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近日在回應南都記者采訪時,強調了土地政策的重要性,“當前的房地產市場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地方土地財政根深蒂固。”1994年分稅制后,土地出讓金全部劃歸地方政府,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財政”,而在很多地方,第二財政早已超過第一財政。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稅收及城市擴張帶來的間接稅收占地方預算內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讓金凈收入占政府預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黃文仔看來,地方財政對土地市場的高度依賴也導致了當前整個房地產市場只限房價不限地價的特殊局面。

黃文仔建議,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特別是住宅地產市場正在分化,關于穩定房價加快房地產市場化進程,市場化離不開規范化,只有在這兩者并存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才能健康有序地發展,加快房地產市場化進程各項工作的落實才是房價健康穩定的根本所在。

采寫:南都記者陳琳琳

外貿:光伏案解決是成功案例

解讀:中方應對摩擦的手段增多

李克強:中歐和相關方面,就裝備走出去進行合作可以實現互利共贏。中歐作為最大的貿易伙伴,摩擦難免發生。像最后光伏案的解決,可以說是成功的案例。中歐企業相互進入、相互投資,這是大趨勢。

解讀:“不僅光伏案,包括高鐵、通信設備等,將來可能有更多爭端。”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訴南都記者,中歐貿易摩擦會長期存在。

中央黨校校委委員趙長茂認為,光伏案的解決,是很好的探索,而且“過去面對歐美制裁我們毫無辦法,但現在我們進口多了,有中國市場做基礎,就有了有力的武器,這方面的應對手段會越來越多。”

正在進行中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雙方都有訴求,都要求對方開放,并且都希望避重就輕,保護本國關鍵性產業。”白明說,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增加,在歐洲也面臨投資障礙和激烈競爭。“投資協定談判是博弈過程,關鍵是如何在對抗的同時更多注重合作,尋找相互產業鏈的鑲嵌點,尋找利益平衡點。”

“投資比貿易的影響更大,西方有中國威脅論,對中國企業進入歐洲投資有警惕,也有意識形態因素,但現在歐盟需要外來投資,且我們有優勢。”趙長茂表示,雙方合作,利大于弊,趨勢還是合作多于沖突。

至于高鐵、核電等,趙長茂預計,政府會繼續加大推出去的力度,并會擴大范圍,比如電信設備等。“隨著技術升級,技術含量高的產業優勢會進一步體現,走出去的項目和領域會越來越多,估計政府有類似計劃。”

電話:0513-80559933
傳真:0513-80559933